“慎独”二字被受人推崇是因为《礼记·大学》中说的“君子慎独”,下面摘自礼记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这段话白话是这个意思:
心诚,就是不自欺。比如厌恶丑恶的,喜欢美好的,这叫自谦不叫自诚。所以君子要注重自我。小人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别人看到你,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摸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会显露在外表上。所以,是有德之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慎独,条件一是要不自欺,条件二是要做正确的事,条件三是独自一人的时候满足这些条件。在我看来,慎独不仅是成为君子的条件,也是判断君子的方法。看一个人的好坏,很多时候应该看这个人独处时,无法从众时的所作所为。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中考之前的我喜欢从众,别人学我就学,别人不学我就玩。回了家宣称学习其实在电脑上看着番“顺便”写作业,写到凌晨也写不完只好去睡大觉。由于我是在自欺,故当时的我不够慎独。自然只能当一个眼高手低的不那么庸人而称不上是君子。高中的我好多了,虽然高一高二还是那个周末就疯狂打游戏不写作业的人,但是我不会再自欺了,学习不会和玩混着。甚至到高三寒假我第一次把自己关在了断网的电脑旁用着Anki整理着笔记,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慎独,这件事是我成长中也许效果微不足道但对心理状态改变特别大的事。
那时,语文老师出了一个关于“慎独”的作文题。想起我的经历,我对“慎独”这个词的轮廓突然感到熟悉,这个词从此融入了我的人生态度。
那时候我明白了,其实很多时候别人做的事你掌控不了也和你无关,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和掌控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就是慎独。
从此我开始觉得捧杀是个很糟糕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不能帮助到任何人。我对捧杀的定义是:看到人做事就会过来发出两句明显不相称的赞美话从而让人不舒服甚至想吐的行为。我觉得“捧杀”别人,不是自私,就是自杀:捧杀人的人要么是强者嘲讽,在弱者奋力前进时用这种方式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从而达到阻碍他人的目的。要么是弱者嫉妒,自己无法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故使用这种方式去想掌控他人,要混大家一起混。
其实很多人已经被这种流行的病态校园文化所影响,你想奋力前行总会发现许多“捧杀”的人(大多是从众心理的锅)在阻挠。解决方案是什么?我觉得是慎独。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他人不应该能够掌控你,只有你自己能掌控你自己,去做去说正确的的事物,对别人的nonsense无感,自己心里要有一个第三视角的自己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给自己当秤砣。反过来也一样,你不能想着掌控他人。看到别人牛逼,别人在努力,不要嫉妒他们,捧杀他们,而是应该开始审视自己,提升自己, 去做事,不是在那BB。
现在,我正尝试做一个慎独的人,做事情尽量不从众,自己提升自己。最后呼吁各位,慎独,别捧杀。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可以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